文化江湖>历史>南明第一狠人 > 第七十七章 倔强的文安之(第二更!求推荐票求追读求本章说!)
    何守义感慨万千,聚义厅内的将士们又何尝不是

    张本兵之赤胆忠心直是令人折服

    当然张煌言写这封信给何守义,不是让他带着将士们下山和清军绿营死磕的,而是让他们找进项。

    这个进项不是指的银子,而是粮食

    舟山缺粮是世人皆知的事情,何守义又如何不知

    只是他没想到张本兵缺粮已经缺到大军难以为继的地步

    十几万大军若是军心涣散那可是极为可怕的事情。

    何守义稍作思忖拍着胸脯保证道:“放心好了,本总兵一定筹措好张本兵需要的粮食,便是千难万难也要把粮食送到舟山去”

    稍顿了顿何守义补充道:“当然,可能不能一次性送去,需要细水长流慢慢来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自然,如此便辛苦何总兵了。”

    四明山区的明军满打满算也就不到一万人,靠存粮肯定是不行的,只能让将士们下山去买。

    余姚、宁波一代的粮食还是好买的,只是明军身份特殊,只能分散开来化妆去买,不然若是被发现非但买不到粮食,还会将祸水引到四明山区。

    “这算什么,有张本兵这样的擎天之柱在我们只需要做做敲边鼓的事情就行了,若是连这个都做不好,还有什么脸面称自己是大明官军”

    何守义一直把大明官军四字看的比什么都重要。

    哪怕最困难的时候他也认为自己是官军,而清军绿营才是贼。

    有这个信念在,他和弟兄们才能坚持下去。

    不然岂不是和随便寻个山头做大王的山贼没有区别了

    心中有道方能矢志不渝。

    在重庆的这段时间朱由榔一直在想一个问题。

    是什么导致小冰河后期满清度过了粮食危机

    土豆、红薯、玉米等高产作物

    不然怎么解释明末年年闹饥荒,而到了顺治康熙年间一下子就“盛世”了

    这所谓“盛世”中应该有不少水分吧

    他曾经看到过一种有趣的说法,说清朝是红薯玉米土豆“盛世”,假如没有引进这些高产作物,清朝的情况不会比明末好多少。

    但运气着实是没办法的事情,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未卜先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