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江湖>仙侠>仲子凌 > 第1章 阴间 苍云门
    序言

    这是一个个故事里的世界,或许跟我们已知的世界完全不一样,或许跟我们已知的世界也一样。

    遍观我们知道的世界上能够历经千百年而流传下来的书,它们的数目不止万千,而详究其内容,不外乎“经”与“史”而已。“经”是用来讲述道理,“史”是用来记述事情。像《易经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、《理想国》、《形而上学》等开写“经”的历史先河,后来人慢慢跟着学习,纷纷留下自己的言论;而《尚书》、《史记》、《圣经》、《哈利波特》、《荷马史诗》、《西游记》等都是属于“史”的书籍,或虚或实,或真或假,都是记述或者描写故事的,现下网络上的各种,大概也应该属于“史”,只是属于“虚拟”的假“史”,千百年后,后来的人类再回过头来整理当前的书籍,或许傻傻的分不清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假的,就好比如现在的我们分不清《山海经》中的大多数是属于神话,还是属于巫;分不清秦汉时期的修真系统是真的自我沉醉,还是发神经祸害子孙后代……

    在这个故事里或许也有真有假,期望读它的人,不要咬文嚼字,不要寻根问底,文中的智愚、忠佞、贤奸的行事方式,家与国的兴废存亡、盛衰成败都是作者向诸位看官苦心描述的,或真或假,与学问无关,与现实无关,不嫉俗,不愤世,万望诸君不要上纲上线。

    正文

    “请问初古开始之时,是谁记载此时流传?

    天地尚未成形之前,又从哪里得以看见?

    明暗不分混沌一片,究竟如何回溯起源?

    迷迷蒙蒙这种现象,怎么才能将之明辨?

    白天光明夜晚黑暗,到底它是为何而然?

    阴阳调和而生宇宙,谁是本体谁为演变?

    天上之天为何九重,哪个曾去观察测量?

    ……”

    满耳充斥着这种听着让人很迷茫的歌,似远似近,似有似无,仲子凌的意识也逐渐随风消逝。资质很一般的仲子凌,作为一个散修,无门无派,无亲无友,独自苦修两千多年,拼尽一切资源还是没能成功渡过天人五衰中第五衰“不乐本座”的劫难,熬到了命终,魂火熄灭,堕入轮回。

    只要没有安然渡过劫难,顺利飞升上界的人,就还不是仙,总归阴曹管辖。

    不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娼妓乞丐,都会根据你这世的所作所为,由阴司在鬼门关给你定恶业善果,由鬼差引你的魂魄继续走下去,出了鬼门关,途径黄泉路,路两岸盛开着彼岸花,像海一样无边无沿:彼岸花(梵音曼珠沙华)只有花,却不见叶,传说彼岸花有叶子的时候花儿未开,待到花开的时候叶子已经落光,花叶生生两不见,相念相惜永相失。彼岸花香可以洗涤罪恶,甚至传说中能唤起前尘往事的记忆。。

    在阴司的引导下,魂魄过了彼岸花海,便来到了忘川河边。忘川河中是仙尊从西海以大法力引过来的弱水,弱水性质奇特,看起来跟水的样子毫无区别,但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在水上漂浮,哪怕是鸿毛也不行。而且弱水对于魂魄来说,简直如同油锅地狱中的滚油一般,触之奇痛难忍。忘川河上有一座桥,三层,这便是奈何桥。最上层红色,中层玄黄,最下层大黑色。越往下越凶险,里面都是各种意外而不能投胎的孤魂野鬼。生前行善的走上层,善恶兼半的走中层,行恶的只能走下层,让万鬼噬魂,如果罪恶之人的魂魄没在奈何桥被万鬼噬食干净,便由阴司用罪龟囚车拉去地府,由地府判官根据罪业大小判投不同地狱受万般苦。其余的魂魄都能走过奈何桥,然后进入六道轮回台,开始下一世的轮回。

    但是在过奈何桥前,要先在桥下的一个土台,叫做望乡台那里停一下。因为望乡台上有个亭子,叫做孟婆亭,孟婆亭下有个**司叫做孟婆,她在等着,给你一碗汤——孟婆汤。

    每个人活着的时候,都会落泪:因喜、悲、痛、恨、愁、爱。孟婆将他们一滴一滴的泪收集起来,煎熬成汤,在他们离开人间,走上奈何桥头的时候,让他们喝下去,忘却活着时的爱恨情愁,干干净净,重新进入六道,或为草木,或为人,或为鸟兽为牲畜。

    不是每个人都会心甘情愿地喝下孟婆汤。因为这一生,总会有爱过的人不想忘却。孟婆会告诉他:你为她一生所流的泪都熬成了这碗汤,喝下它,就是喝下了你对她的爱。来的人眼中最后的一抹记忆便是他今生挚爱的人,喝下汤,眼里的人影慢慢淡去,眸子如初生婴儿般清彻。

    孟婆汤又称忘情水或忘忧散,一喝便忘前世今生。一生爱恨情仇,一世浮沉得失,都随这碗孟婆汤遗忘得干干净净。今生牵挂之人,今生痛恨之人,来生都形同陌路,相见不识。阳间的每个人在这里都有自己的一只碗,碗里的孟婆汤,其实就是活着的人一生所流的泪……

    有人不喝怎么办?孟婆的修为据说是天仙,虽说在仙界,天仙修为倒也不是很高绝,但能下阴曹的基本都是没能渡劫的凡人,没有谁能在孟婆的阻挡下硬闯奈何桥。

    要过奈何桥?

    先喝孟婆汤!

    不喝孟婆汤便过不得奈何桥,不能去投胎转世。凡是喝过孟婆汤的人就会忘却今生今世所有的牵绊,了无牵挂地进入轮回道开始了下一世的轮回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