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江湖>青春>仗道行天涯 > 第15章 下凡仙女2
    陈先生见多不怪,笑了笑说道:“小姐可解其意?”

    薛婉晴又郎口说道:“汴水往东流去,河水泛着很细的水波纹,清清的淮河早晨显出鸭头绿的春色。您看渡口流水淘沙的地方,渡过了人世间多少人。”

    陈先生好奇的看着薛婉晴,心想一个八岁的小女孩,读了几天书,怎么可能知道的如此详细,问道:“小姐确实聪明过人,诗词解读一字不差,小姐记忆力惊人,老夫有点不解了,不知道这诗词小姐是什么时候从那里看过?”

    薛婉晴笑了笑,说道:“不瞒先生,学生刚刚从先生手中诗集中学得。”

    陈先生好奇的看着薛婉晴,问道:“小姐可解古代渡口之意?”

    薛婉晴随口答道:“古之渡口,亦为渡口,亦作码头也。”

    陈先生也是随口答道:“古之渡口富有盛名者颇多,今之码头富有盛名者不多,小姐可知一二?”

    薛婉晴立即问道:“愿闻其详。”

    陈先生就是当她是个小孩,拿她开玩笑的,其实这个问题他自己也没有仔细研究过,也不知道如何回答。

    不想,薛婉晴认真起来,继续盯着先生追问道:“先生,愿闻其详。”

    陈先生笑了笑,像骗小孩子一样回答道:“易水渡,风陵渡,瓜洲渡,古之渡口富有盛名者确实颇多,小姐有空可以一一考究,今之码头富有盛名者眼前就有一个……”

    薛婉晴抢着问道:“哪一个?”

    陈先生:“远在天边,近在眼前,就是常州城外的千果码头,那可是江湖上很有名的码头……”

    薛婉晴立即站起身走到先生身边,说道:“先生,这就带我们去看看?古人说,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我们与其坐而论道,不如起而行之。”

    陈先生傻眼了,心想什么“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”,什么“与其坐而论道,不如起而行之”,听起来很有道理,可是自己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。

    那边,薛文彬一听说不要读书,可以到码头上去逛逛,立马站起身来鼓掌叫好:“姑姑说的对,姑姑说的对,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走,我们去码头行之。”薛文彬本来也想说“与其坐而论道,不如起而行之”,可是想不起来了,只好说了“我们去码头行之”。

    陈先生看着薛婉晴,问道:“你说的,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;与其坐而论道,不如起而行之,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,是哪一位古人说的啊?”

    薛婉晴笑了笑,做了一个鬼脸,说道:“其实我也不清楚,我只是知道有这句话。”

    那边,薛文彬继续起哄,站着鼓掌,叫道:“姑姑说的对,姑姑说的对,我们去码头,行之。”

    薛无痕正好经过,听到儿子大闹课堂走了进来,本想教训儿子几句,不想,陈先生是一个十分开明的先生,陈先生反而帮着两个小孩说话,薛无痕了解情况后,又经陈先生开导,决定带他们两个去码头看看。

    去千果码头看看,其实也是薛无痕的心愿。

    因为千果码唐家与漕帮几十年前有一桩难解的结,漕帮有严训,非不得已漕帮上下不可去千果码。薛无痕作为漕帮华龙堂堂主的长子自然是要遵守这一规定的。

    虽然千果码头就在常州城外,虽然薛无痕从小在常州长大,薛无痕从没有去过千果巷逛街,更没有驻足千果码头好好看看,他不是坐在船上远远的眺望,就是匆匆忙忙去拜见,结果被唐家人拒之门外。这次,薛无痕正想借此机会去那里好好看看,看个究竟。

    薛无痕拉着薛婉晴的手向陈先生求情道:“先生就给我一个面子,让我带他们去码头看看吧。”

    薛文彬又跟着起哄,叫道:“好的,父亲大人说的对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