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化江湖>奇幻>德意志雇佣兵之王 > 第303章 开办学校(下)
    这会儿,欧洲纸张价格昂贵,100张16开的纸,价格高达1金币(折合1.14两白银)。也就是说,一张纸价格高达0.6芬尼。普通人做工,一天也才2芬尼,只够买3张多纸的……

    而一本书随便都要几十张纸,厚一点的会超过100张。要是给每个孩子都发书发练习本,以及草稿纸什么的,那成本,简直高过天了……

    马林想了想,最终决定——在贵族学校,每个孩子都发一本书,但不发练习本和草稿纸,而是每人发一个小黑板。老师教课,也用大黑板,用粉笔写字。黑板可以反复使用,成本低廉。唯一麻烦的是,老师要批改作业的话会很累,因为他翻阅的不是练习本,而是一块块小黑板……

    至于乡下的工匠学校,马林决定让几个孩子共用一本书,也使用小黑板做作业。甚至,可以使用不消耗粉笔的沙盘……总之,怎么节省怎么来……

    毕竟,乡下孩子非常多,即使使用粉笔,那也是好大一笔开销了……

    岳飞能在沙地上写字,这些农奴家的孩子为什么不能?在沙盘上写字,随便找根树枝就能办到,实在方便而又低成本……

    当然,这些都是无奈之下想出的办法。在未来,马林还是打算全面使用书籍的。不过,在此之前,需要解决造纸成本的问题……

    马林看过不少穿越小说,是知道造纸技术的。造纸工艺并不难,难就难在获得纸浆。只要有了纸浆,造纸过程,随便找个造纸工匠都能轻松解决。

    这个年代,欧洲人造纸,只用破布、渔网和麻皮等材料,材料难找,价格昂贵。而同时期的华夏人,则采用把竹子或者木料放在石灰池里沤烂成纸浆的办法,用时需要百天以上。

    马林自然不会用以上两种办法,他知道两种现代获得纸浆的办法——一是用机器把木料磨刮成细小纤维状,然后煮成纸浆。不过,马林没有机械,自然不会采用这种办法。

    另外一种,就是化学制浆了,就是把木材砍成或砸成小块后,放进密封的高压容器锅里,和烧碱或者硫酸钠(芒硝)一起猛煮,这样,就能在一两天内煮好纸浆。不像华夏用的古法,要把原料泡上一百多天,非常浪费时间。

    烧碱马林是没有,但芒硝却是有的。因为,这玩意中东地区比较多,多是阿拉伯人从沙漠里的盐碱湖边随便捡的。有的盐碱湖能捡到纯碱,有的则是捡到芒硝……

    只要买到足够的芒硝,完全可以大规模化学制浆,大量出产纸张。而且,用化学制浆生产的纸,质量很好,比物理制浆法生产的纸张更好。

    只不过,化学制浆污染重的废水较多。但这又有什么问题呢?马林知道,北美到处是森林,只要把造纸厂弄到北美就行了啊……

    北美地区那么多参天大树,马林打算,把橡木砍来造船,杉树则砍来造纸。总之,全面利用北美原始森林里的大树……至于污染不污染的,谁在乎?

    有了大量便宜的纸张,马林才有条件推广全民教育。而且,他还打算创办报纸,作为自己的喉舌,顺便帮自己吹嘘……

    欧洲科技大发展,其实也是在19世纪中期先进的造纸术出现以后才发生的。因为纸张便宜了,科学文化知识才会快速传播开来,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。

    机械制浆是1840年出现的,而化学制浆是1851年出现的。在此之后,欧洲科技在大量书籍的支持下,才算开始腾飞。到了19世纪后期,欧洲全面进入了工业化时代。

    所以,造纸术的发展,对于人类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。当然,在此之前,马林还是先让学生们用用小黑板和沙盘吧。但首先,马林得创办一个粉笔厂,研究下如何制造质量好的粉笔……

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;https://kpc.lantingge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